灯台树
灯台树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落叶乔木,高可达15米。茎光滑;枝紫红色,微被毛,皮孔及叶痕显著;叶纸质,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;顶生伞房状聚状花序,花为白色,花萼具三角状裂片,花瓣有4个,花盘垫状,花托长圆形;花期5-6月;果期7-10月。分枝层层集聚近轮生,形如灯台,故称灯台树。生于海拔250-26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。灯台树喜温暖气候及半荫环境,适应性强,耐寒、耐热、生长快。宜在肥沃、湿润及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。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。
灯台树如何提高种子的存活率
提高灯台树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种子采集制备、消毒浸种处理、复合催芽处理。种子采集制备:当灯台树果皮由绿色转为绿褐色时,将灯台树果实采收,放入清水中浸泡,沤烂后搓去外果皮和果肉,再将核果用质量分数为0.2~0.3%的食盐溶液清洗干净后晾干,制得种子备用。消毒浸种处理:将制得的种子放入体积浓度为0.3~0.4%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处理1~1.2h后,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,再将其放入浓度为250~350mg/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~7h,最后将其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。复合催芽处理: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恒温箱中,保持箱内的温度为35~40℃,空气相对湿度为65~75%。在恒温箱内同时对种子施加蓝光照射处理;光照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因素,人们一般寻求最佳的光质进行照射处理,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,虽然红光和黄光对于灯台树种子的萌发促进效果较蓝光更高,但达到一定瓶颈后无法再继续提升,而选用蓝光处理,配合具有较强种子改性作用的超声波处理,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,而红光或黄光却达不到此效果,也许是红光、黄光与蓝光的作用机理不同,蓝光改善了前两者无法提升的部分物质的活性,而对于多数物质的抑制作用通过超声波进行了弥补、改善,进而克服了提升的瓶颈问题。在恒温箱内还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;超声波可以改善种子多数酶等物质的活性,促进了其萌发,配合蓝光的使用,效果更为优异。共同处理8~10h后将种子取出即可播种。